中层管理人员在企业中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是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团队中负有领导和管理职责的人,他们的个人素质、管理水平、执行力以及对团队的负责精神是准确完成任务并带好团队的可靠保证。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提升中层干部领导力,董事长常常给大家强调的一句名言"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中层领导人直接决定着一个部门,一个团队的水平,集团公司加强对中层的培训,是让我们转变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
本次培训实用性强,内容丰富,主讲老师从中层管理者的六大错误角色定位入题,让我们自己对号入座,就我个人而言,在还没有成为一名真正管理者之时,但多少已经有这些错误角色的影子,而正确的角色定位,是成为合格的管理者必须要认知的一件事。在经过培训我个人认为现阶段部门管理上存在的因难,或者说团队成长缓慢,与团队的管理者定位错误有很大关系,打造一流的团队,管理者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改正错误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带好团队。主讲老师从中层领导的七大定位来阐述怎样做好一个中层管理者,提升中层领导力。
下面是在学完七大角色定位后自己的一些感知。
战略执行官,对于这一定位,首先我想到一个关于执行的定义: 不折不扣的拿到结果。所以做执行就是做结果,团队的业绩是公司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团队存在的必然。带领大家全力以赴,探寻最好的方法,最佳的途径,高效的完成任务,是一个执行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让执行有结果,打造以结果为导向的、具有执行力的团队,作公司的战略执行官,是中层领导应认知的角色之一。
那么,对于部门的指挥官和业务的检查官两个角色,个人认为是目前公司中层最有问题的两个定位,体现在公司有这么一些现象,部门的经理都成了劳模,工作忙的不可开交,员工们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制定的目标也很难完成。对于下达的任务监管不到位,导致事情偏离目标等。在讲到部门指挥官的时候曾讲到管理者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为团队设立目标,二是围绕目标对团队进行辅导和激励。从这两件最重要的事可以看出,部门领导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目标并指挥和激励员工去完成。所以,团队的领导人要具备制定目标,分解目标,审查计划,并按时间节点检查关键的事和关键的人,确保目标的达成。
通过这次学习,要切实转变观念,尤其对业务检查这一环节上,现下公司员工在认识上还存在偏差,认为检查一个部门的工作,是对部门找事,或者检查一个人的工作,就是不信任等。这种思想直接影响着检查工作的开展,作为中层管理者,首先自己得明白检查的意义,并对员工说明检查对目标的重要性,才能确保目标顺利完成。
对于中层而言,当作团队的教练官,辅导下属提高,是一个中层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每个员工都提升了,团队才能强大,激发员工的潜能,教导员工做事 的方式方法,做业务技能,给员工学习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才能使员工变得优秀且能留住优秀的成员。要做好团队的教练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确保自己首先是正确的,而且部门内要形成培训体系,建立部门的培训资料库,将培训纳入中层的绩效,培训才能落到实 处。
沟通,对部门之间的协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沟通,可以减少企业的内耗,加强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老师所讲过一句话:"协作精神就是最高的公司精神!"可见协作在日常工作中的高度和难度!我个人认为,在明确部门成员的岗位职责的前提下,轮岗是消除部门之间沟通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拿公司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来说,相互之间都有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了解彼此的工作流程及工作的难点,加深理解,能让工作更加顺畅。在部门之间的沟通关系中,部门负责人起到调节和润滑的作用。
作为企管中心团队的一份子,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企管中心作为制度的制定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宣讲公司制度,并且带头抓制度落地执行。但制度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要把好的制度执行下去,就必须要高、中层管理人员首先从思想上认可并推动执行,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学习制度,带头执行,敢管,严管,要让员工行为按制度,工作有流程。此次培训正值企管中心推行新一版管理制度手册与工作流程,培训中对中层管理人员应做为企业的制度的执法官作了动员和思想铺垫。
通过两天的学习,得到一个总结,中层不是一个名词,也不是一个职位,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是一个企业长盛不衰的中坚力量。好的中层领导,是具有大格局、精于业务、善于沟通,激励员工,打造团队,能不折不扣完成公司战略任务的中层,是一个勇当下级学习的标杆。做好中层,要把培训学到的东西,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并加以实践,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对我个人而言,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带领和打造团队的经历,但对我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希望通过这次培训,公司的管理水平能上一个新台阶。
(网络信息中心 雷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