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0 14:00:56
2014年我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较二季度下滑0.2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增速继续下滑,即使9月出口大增15.3%,也难以弥补内需疲弱对经济的影响。不过,由于我国就业和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国民经济继续运行仍在合理区间。通过结构调整,国内第三产业占GDP比重46.7%,高于第二产业;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
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结构在持续改善,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经济内生的新动力有所集聚,四季度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的可能性比较大。
一、物价无通缩风险,工业品需求复苏力度不强
9月CPI同比增长1.6%,创2010年2月以来新低,市场担忧通缩的风险在加剧。不过,9月CPI涨幅较上月回落较多,主要是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而CPI环比依然呈现温和上涨趋势,尤其是鲜菜、鲜果上涨较快,随着四季度温度走低,食品价格会有波动,后期同比温和上涨的可能性较大。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同比降幅扩大对CPI也有一定影响。9月PPI同比下降1.8%,降幅较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持续31个月负增长,主要是成品油、钢材等原材料价格跌幅较深,显示工业经济偏弱以及产能过剩的压力持续存在。
从中国制造业PMI指数来看,制造业暂无恶化风险。9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1%,持平上月。分项指数中,当月生产指数53.6%,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47.2%,较上月下滑0.9个百分点。在生产经营活动扩张的同时,制造业库存还在下滑。一方面在传统旺季下,企业仍有一定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对后期需求较为谨慎,仍以去库存为主。当月新订单指数52.2%,较上月下滑0.3个百分点,连续两月下降,企业发展后劲略显不足。
图一:制造业分项指数走势
(来源:大宗商品数据终端)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较上月仅回升1.1个百分点,处于年内次低水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虽有回升,但较前几个月下滑依然明显,显示工业品需求复苏力度不强。其中,钢铁用量较大的多个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出现下滑。2014年前9月,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等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10%、7.9%、12.5%、12.2%、10.3%,较1-8月下滑0.1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
上篇:
下篇:
Copyright© 2015-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09003352号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深安路360号中集理想国际 电话:0931-7758380
版权所有 甘肃中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