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用自身蜕变重构钢铁业态
编辑: 来源: 作者: 更新于:2015-6-3 阅读:
中钢网董事长姚红超认为,互联网并不是一个屌丝游戏,而是一个土豪游戏,还是大土豪游戏,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钢铁电商想要做得非常大,非常有影响力,不借助资本市场会比较难。未来,存活3~5家优秀的钢铁电商企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否会有更大的电商企业出现,还要取决于企业领导人是否愿意去整合重组,与别人合作。”
以差异化谋出路。“钢企电商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江苏金贸钢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南钢股份销售总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总经理翁惠泉认为,“要根据钢铁企业的自身情况,做出自己的特色,不能一哄而上。”
以南钢集团的电商平台为例。翁惠泉介绍,该平台专卖尾材,专做超计划产品。目前,已有20多个钢厂的产品在该电商平台上销售。“做自己的特色、差异化,可能更有前途。”翁惠泉补充。据了解,该平台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盈利。
而冯彦民认为,发展电子商务,要尊重行业特点和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求。他认为,钢厂依然是市场的核心角色,决定着行业的商业模式。钢铁电商需要大企业电商模式引领,需要强大的信用支撑,需要货真价实的、丰富的产品资源作支撑,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撑,需要便捷的物流配套服务支撑。
所有企业都将运行在电商化的状态中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现在,钢铁电商还不是最终的形态,还有很长的进化之路。那么,未来钢铁电商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干勇指出了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性:“电子商务往纵深发展的时候,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的数据就是重要的基础支撑。这种数据不仅是简单的供销数据,还需要深入挖掘有技术含量的数据。在有价值的重要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用户群,电商就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源源不断的服务。例如,欧冶云商就是以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作为支撑的。”
“未来钢铁电商的格局应该是一个基于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下的‘森林’结构。也就是说,每一个企业都生长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之下,而公共服务平台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资源高效、低成本地聚集起来,使得每一个垂直电商都能够更有效地共享服务资源。”干勇指出,“未来的钢铁电商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服务资源的零距离合作问题,包括物流、金融、配送等,二是最终客户的零距离服务问题。第三方公共平台将扮演这样重要的角色。”
钢铁生产企业应借助电子商务创新商业模式,重构、优化基于市场终端需求的服务供应链,以此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同时,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业态,须借助钢铁生产企业的产品、市场等资源,发展服务全行业的电子商务产业。如果企业单独打造垂直电商,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将受到抑制,金融、物流资源难以高效利用,其影响力也极其有限,不能共享低成本的社会资源。“因此,二者在相辅相成中互助发展,才是今后钢铁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冯彦民表示。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