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中集实业集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

官网二维码

1600_250px;
新闻动态

钢铁等112家央企或重组为30至50家 解决竞争等问题

编辑: 来源: 作者: 更新于:2015-6-12 阅读:

  实际上,央企整合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后为加强市场化竞争,对大国企进行拆分,中国南车、国家电力公司、中船工业、中核工业等企业都是由当初国家所有的总公司拆分而来。但这些行业内的领头羊仍逃不出“分久必合”的历史逻辑,如今,央企从十余年前“分”转向了今天的“合”。

  李克强总理对本轮整合的定位非常明确,“促进强强联合,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解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等问题”,从战略角度而言,这意味着如今的“分久必合”实为“强强联合”。

  数据显示,国资委目前共有112家央企,旗下共有277A股上市公司,当前总市值超过10万亿元。专家预测,未来57年之内,112家央企可能会重组为3050家,届时如今的央企也将有一半以上不再控股。

  国泰君安分析师乔永远认为,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决定了部分央企的合并重组是大概率事件。没有央企的大重组、大整合,“中国制造2025”不可能顺利实施。“一带一路”不仅让高铁成功走出了国门,同时也展现了中国装备和中国制造的实力,使更多的行业成为受益者。央企“强强联合”的方式短期内可以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打造国家品牌,对“走出去”效果最为明显。

  效应

  “强强联合”有望利润上升成本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央企合并的排头兵中国中车已经印证了这一“强强联合”的逻辑。目前,中国中车员工约17万人,销售额预测将超过300亿美元,相当于包括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立制作所在内的几家大公司铁道业务的销售额总和。

  其整合后的规模效应、集中采购也让成本大幅下降。中国中车净利润率水平有望从现行的4.8%逐步提升至10%

  除庞大的规模及不断提升的利润率外,中国中车的海外竞争实力也骤然上升。中金公司研究员吴慧敏在其最新发布的研报中表示,“截至目前,中国中车的轨道交通装备收入占每年铁总轨道交通装备采购金额的95%以上;具体产品上,动车、机车、客车国内市场份额100%,货车和城轨地铁车辆在80%-90%。分产品来看,南北车合并后的中国中车将在电力机车、客车、货车、高速动车组、城轨地铁等领域占据世界头把交椅,而内燃机车将仅次于通用电气运输系统公司。”

  受整合信号影响,二级市场上,中国南车的股价从去年1024日停牌前一个交易日的5.80元,上涨至今年56日停牌时的29.45元,累计涨幅达407.76%,而中国北车也是如此,7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涨了364.81%

1234

上篇:

下篇:

415_115px;
225_10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