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中集实业集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

官网二维码

1600_250px;
新闻动态

兰州市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编辑: 来源: 作者: 更新于:2015-8-1 阅读:

    今年上半年,我市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良好,全市共确定市列重大项目116个,总投资4988.2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19.55亿元,比 2014年度计划增加145.13亿元,增长25%,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36.9%。数据的背后,每一个重大项目从落地到建设,都与每个兰州市民息 息相关,或深或远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让西部一隅的兰州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一夜之间成了国家向西开放的主战场。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积极 谋划建设一批投资额度大、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重点项目,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已然成了兰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选择。

重大项目建设助发展关民生

今年以来,兰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趋 缓的不利影响,以出城入园、城乡基础设施、铁路公路建设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全力以赴扩大投资总量,想方设法激活投资存量,全市重大项目建设进展 顺利。

2015年,兰州市(不包括兰州新区)共实施省列重大项目32个。其中,省上重点推进的项目25个,省上督导、我市重点推进的项目7个,总投资2236.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4.7亿元。

为切实发挥市列重大项目对全市固定资产示范拉动作用,进一步扩大容量、深挖存量、保持增量,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市就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集重 大项目,凡是各行业投资额度大、技术比较先进、带动作用比较强的项目均作为拟列入市列重大项目计划的项目对待,并且采取查现场、看资料、征求各方意见的方 式,力争将最能代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纳入其中。

根据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我市按照重大项目编制程序,依照工业、交通、能源项目,商贸物流项目以及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不低于3亿元,高 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总投资不低于5000万元,农林水利和社会事业项目依据社会影响确定的条件和要求,向各县区、市直各有关部门及兰州新区、经济区、高新区 全面征集2015年市列重大项目。在各单位申报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筛选、深入分析每个项目列入年度计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拟列入计划的新项目深入现场了 解手续办理、年度计划投资、形象进度等方面的情况,并在反复多次征求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及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年度项目计 划,确保了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做到了有的放矢。

2015年,全市共确定市列重大项目116个,总投资4988.2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19.55亿元,比2014年度计划增加145.13 亿元,增长25%,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36.9%2015年重大项目划分为农林水利、工交能源、高新技术、商贸流通、社会事业、城市基础设施等7 个方面。其中,工交能源41个项目,计划投资272.62亿元;商贸流通33个项目,计划投资227.82亿元;城市基础设施14个项目,计划投资 110.62亿元;高新技术6个项目,计划投资40亿元;社会事业13个项目,计划投资29.88亿元;农林水利5个项目,计划投资5.63亿元;其他方 面4个项目,计划投资32.98亿元。从总体构成看,续建项目74个,总投资3071.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60.9亿元;新开工项目26个,总投资 49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8.64亿元。同时,为做好项目储备,今年新增预备项目16个,总投资1426.64亿元,主要任务是推进前期工作。

从投资额度看,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78个,其中10亿元以上50亿元以下项目49个,50亿元以上100亿元以下项目16,100亿元以上项目13个。

同时,针对今年计划草案年度计划投资不高,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的实际,我市先后2次召开由各申报单位参加的摸底会,挖掘潜 力、扩充总量、提升增量,调整补充了一批投资大、带动强的大项目,提升了年度投资计划目标。在此基础上,筛选确定了预备项目,将一些推进慢、实施不顺利的 兰洽会签约项目,社会影响比较大的项目和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的项目作为预备项目,重点跟踪跟进。今年,我市共筛选确定涉及工交能源、商贸流通、社会事业及 城市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16个项目作为预备项目。今年16月,100个续建和新建项目共完成投资218.2亿元,约占年度计划投资的30.3%。其中 74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89.5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33.8%26个新建项目开工13个,完成投资28.6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8% 16个预备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

推行包干联络优化项目管理

项目建设总要依靠人来落实,不抓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即使再好的项目实施起来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投资拉动作用逐渐降低 的趋势,兰州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努力应对新形势新挑战,主动作为,对省、市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研判,并确定了具体承 办单位和办结时限。

领导包抓是近年来我市推进重大项目的一大法宝。为切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破解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争取尽早建成投产见效,今年,我市在重 大项目建设中,在总结和细化往年领导包抓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按照《兰州市市级领导干部包抓项目责任制实施办法》要求,市委、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基本保持每 人包抓两个市列重大项目;市政府领导依据分管工作确定包抓项目,分管口内重大项目较少的适当调剂;其他市级领导根据分管工作确定包抓项目,形成了116个 市列重大项目由32名市级领导包抓,28个责任单位负责推进的体系。

在此基础上,为切实畅通项目单位与市级领导、各责任单位间的沟通渠道,我市还将116个市列重大项目分解落实到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联络跟踪,随时掌握项目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与项目单位、市级领导、责任单位积极沟通。对于协调难度大、跨县区跨部门、涉及面比较广的问题,市重大项目办公室将及 时汇报市级包抓领导进行协调,市级包抓领导协调后仍然难以推动、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汇报市政府主要领导解决,力求及时消化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有效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建设。

强化项目督查推进工作落实

今年是“工作落实年”,在重大项目建设中,我市在注重项目协调的基础上,强化了对项目工作的督查力度,并根据督查结果,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在此过程中,我市将督查视为落实工作、推进项目的重要抓手。市政府还专门安排有关副市长带领发改、规划、国土、城建、经合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 项目服务督导组,对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及八个县区实施的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现场服务督导,现场协调存在问题。同时,按季度对116个市列重大项目 进行全面督查,对未开工项目、开工后进展缓慢的项目进行不定期重点督查。对于项目建设中存在问题已经协调议定了承办单位、解决方案和办理时限的项目,对照 问题清单,按照办结时限开展督查。同时,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对存在问题临近办结时限的项目、问题比较突出的项目开展重点督查,并及时将督查情况报送市 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级包抓领导。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市级包抓领导“指导、协调、督查、落实”作用和各责任单位的第一责任,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市委、市政府主 要领导对一些需要衔接省上、国家有关部门解决的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对接,协调解决。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至少一天赴项目现场,协调解决一些涉及部门多、拖延 时间长的问题,定方案、定任务、定时限,并以问题清单形式下发落实。市级包抓领导随时赴项目一线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各项目责任单位自领任务积极衔接有关部门协调存在的问题。

截至目前,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项目存在的手续办理问题,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省政府和国家黄委会积极对接协调后得到了有效解决。32名市级 包抓领导均多次赴项目建设一线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甘肃中医院(和平校区)项目存在的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兰渝铁路(兰州段)供电、银滩金茂广场项目手续 办理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重大项目“周报告”“线上线下”齐推进

抓好项目建设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喊在嘴上,更要采取有效务实的举措落到实处。针对今年部分项目年度计划投资不够,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拉动 不明显的实际,我市将6月确定为“重大项目推进月”。明确要求,全市各有关方面对市列、区()列重大项目要按照责任清单,明确任务的目标、时限,在准确 “会诊”的基础上,分项目施策,以加快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确保重大项目的全部开工。

基于此,我市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中,创新工作方式,对市列重大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推进落实情况实行“周报告”制度和“线上线下+短信”的通报 模式。兰州市明确要求,市列重大项目各责任单位要于每周星期五12时前将《市列重大项目存在问题和推进落实报告单》报市重大项目办公室,每月10日前对市 列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在全市通报,并将通报报送市级包抓领导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利用全市电子监察系统,每月10日前在系统界面通报市列重大项目进展 情况,各包抓领导、相关部门可在系统界面及时掌握项目进度信息以及工作信息。利用短信平台随时通报项目最新进展情况,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短信“三位一体”通报机制,有力地调动了各市级包抓领导、责任单位及项目单位的主动性、积极性,为破解项目难题、扫清项目建设障碍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同时,积极与 新闻媒体衔接,及时报道重大项目阶段性进展,以切实发挥新闻媒体在重大项目建设中舆论引导和宣传推广作用,督促重大项目责任单位切实履行第一责任,做到了 职责工作限期办,配合工作主动办,协调工作积极办,疏通工作渠道,简化工作流程,为重大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多少事,从来急。项目是发展的引擎,只有项目投下去,实力才能涨上来。我们相信,面对新形势,兰州将会以更加果敢的勇气牢牢把握“一带一路”重 大战略机遇,更加务实的姿态积极融入国家向西开放战略,咬定目标不放松,只争朝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 级,以进一步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民众福祉,提高兰州的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加速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上篇:

下篇:

415_115px;
225_10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