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中集实业集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

官网二维码

1600_250px;
新闻动态

互联网+物业“钱景”可观达万亿级消费

编辑:佚名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5-9-1 阅读:

  目前国内物业服务业已发展成为一个企业数超十万家、从业人口数百万人的规模性产业。而随着互联网发展、网购普及以及社区消费潜力释放,传统物业服务正与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为一体的新型社区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有望撬动万亿级的消费市场,成为促进就业和创新创业的重要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应切实为物业行业“减负”、“松绑”,打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并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持,鼓励企业紧抓机遇、创新业态和模式,为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新动力。

   物业服务创新“百舸争流”

   一些物业管理企业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创新业务模式,由传统的单一物业管理逐渐向新型的集成化服务转型,这一趋势未来有望大幅提升物业行业的整体规模。

   中国物业服务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10.7万家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00多万人。去年全行业营业收入已超过8100亿元。

   虽然市场容量巨大,但物业行业整体相对“低调”,并不显山露水。不过,记者日前在多地调研发现,一些领军型的企业在技术、模式、业态等方面不断探索且初尝“甜头”,并带动整个行业创新突破。

   总部位于上海的上房物业的业务已进入全国多地,目前服务的机构、单位超过200家,私人业主超过30万人。从去年开始,上房联合10多家物业企业,“深耕”社区生活服务领域。目前,其社区生活服务O2O平台“99生活”已经试运行,有APP、后台运维平台、电话管控中心和项目服务中心等,提供末端快递物流、物业管理、房屋租赁、报修投诉、电子商务、小区通知等“一站式”生活服务,并连接着线下大量供应商及商家。

   上房物业总裁周超认为,物业服务企业拥有庞大的线下团队和固定的经营场所,与业主物理距离较为贴近,再加上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因而在社区生活服务业领域有独特优势。

   目前,“99生活”已覆盖上海50多个小区的4万户家庭、10多万人口。记者在其后台看到,3月份该平台在各个小区共处理包裹14000多个,完成线上物业费支付118笔、各类维修1367起,网购交易5000多单。目前,平台的业务量正快速增长,业务范围也不断叠加,并已有社会资本开始表达投资意向。

   “99生活”的管理运营团队约30人,平均年龄仅为28岁,大多为大学及以上学历,来自信息技术、商务拓展、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周超甚至不认为自身是物业企业,“我们已从住宅物业服务供应商转变为社区生活服务集成商与供应商”。

1234

上篇:

下篇:

415_115px;
225_10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