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中集实业集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

官网二维码

1600_250px;
新闻动态

互联网+物业“钱景”可观达万亿级消费

编辑:佚名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5-9-1 阅读:

   2014年在港股上市的深圳彩生活同样定位于社区服务企业,将“对物的管理”转为“对人的服务”,打造“一公里微商圈”。目前彩生活已为全国1000多个社区提供服务,去年营收达到3.9亿元。另一知名物业企业万科物业已覆盖60多个城市。在房地产增速放缓的同时,物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尤为抢眼。万科物业助理总经理向云说:“互联网人士说‘得终端者得天下’,物业和小区恰恰是互联网争夺的终端。”

   即使按照年均6%至10%的增速计算,未来两三年内中国物业行业的总体规模也将突破万亿元。另据统计,至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存量房市场,随着互联网环境下各种消费热点的形成,物业服务将迎来创新转型的重要“时间窗”。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沈建忠说,中国物业行业将转变发展模式,提高服务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从粗放型传统服务向集约型现代化服务的转变。

   行业遭遇转型烦恼

   记者调研了解到,物业行业整体上仍处在创新转型的初期,一些新的模式和业态仍在探索阶段。眼下,除了传统服务行业面临的用工短缺、人才缺乏等普遍性问题,更多新老问题的交织制约了物业企业的发展步伐。

   其一,利润空间压缩,行业出现普遍性亏损。上海市区虹三花园小区物业企业景瑞物业总经理陶敏表示,物业费多年没动,但保安的工资加上加班费、服装费、社保基金等,上涨了四五倍,“公司连年亏损,只能靠母公司补助”。记者在上海、湖南、广东、北京等地发现,物业行业的亏损面高达50%甚至更高,一些企业陷入“利润降低-减员-降低服务质量-利润降低”的恶性循环。

   其二,企业税负过重。广州粤华物业总经理李健辉等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许多物业公司的保安保洁、绿化养护、设施设备维修保养等服务都外包完成。但目前对物业企业仍按收入全额计征营业税,外包支出不能作为税前抵扣,重复征税明显。

   此外,与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其它同样具有准公共事业服务特点的行业实施3%的税率相比,物业服务业执行5.5%的营业税明显偏高,也制约了大量中小微物业企业的创新。

   其三,企业市场地位仍有待确立。物业服务价格仍处于“半市场化”状态,且企业常被迫“越位”。有物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物业似乎是个“兜底的”,企业常被迫承担不少政府性、社会性事务,比如计划生育检查、维稳、信访、文明创建等,“一个小区经理头上有七八顶大盖帽”。李健辉说,从事物业20多年了,感觉物业“什么都能干”。

   其四,全行业主动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尚显不足。上房物业总裁周超说,“99生活”曾向几十家物业企业就“什么样的业主是好业主”做问卷调查,回答集中在两点:一是“不拖欠物业费”,二是“没事不要找物业”。很多企业并未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物业在建立与业主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培育粘性、采集数据上有明显优势。

1234

上篇:

下篇:

415_115px;
225_10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