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寻求新均衡加速去库存
编辑:佚名 来源:搜狐新闻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5-6-16 阅读:
第二,高库存压制房地产投资,直接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
中国房地产市场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度不断加深,房地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在10%以上,根据我们的粗略估处,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有1-1.5个百分点来自于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其自身占投资的高比重、金融机制等渠道而具有加速器效应。反过来,房地产业的下行也会直接拖累经济增长。
正因为如此,新世纪以来,虽然房地产业投资与全社会固定投资之比一直在20%左右,但对以投驱动为主的中国经济而言,其增长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维系于房地产投资增长的高低,正是房地产业对经济的加速器效应使然。
库存压力增加迫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对经济的影响不仅直接体现在房地产业自身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而且还会通过对其他行业投资的影响而强化。具体而言:(1)带动效应,即房地产投资的回落直接减少了对诸如钢铁、水泥等建材等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的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投资增长下行;(2)预期效应,即房地产投资下行对其他行业需求产生不利的预期冲击,迫使其他行业主动地缩减生产以应对可能的非意愿存货上升;(3)挤出效应,在社会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下降就会相应增加其他行业的投资可用资金量。虽然这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但通常而言,房地产投资下降的不利影响会超过其挤出效应弱化的正面影响。
房地产业对经济的加速器效应还通过抵押品和资产负债表渠道而产生影响。房地产不同于其他行业之处主要在于,它是融资中必不可少的抵押品,健康而繁荣的房地产市场弱化了融资中信息不对称风险。但抵押品市场价格下跌时,其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就会减弱。因此,伴随房地产投资下行和价格下降的,往往是银行信贷供给收缩。
房地产价格下行会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和财富效应降低企业或居民部门的投资与消费。资产负债表效应主要源自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借款者的资产负债表状况会影响其所能获得的外融资的期限、数量和条件。当房地产价格下行引发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时,银行就会不断紧缩信贷,企业部门则会被动地减少投资,进而对产出造成负面影响。财富效应是指当居民部门拥有的房地产价格下跌时,就会因为总财富的下降而减少消费,拖累经济增长。
第三,地方财政收入压力加大,债务偿付捉襟见肘。
房地产市场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乃有“土地财政”之说。房地产非意愿库存持续上升导致开发商土地购置面积快速下降,使得地方政府的财力捉襟见肘。2014年来,购置土地面积增长率大幅下降,尤其是在2014年第四季度后已呈加速下之势;与此对应的是,全国房地产土地累计成交价款也大幅下降,同样在2014年第四季度后呈加速下降趋势。据财政部数据,“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2013年接近60%快速下降至2015年4月的32%。靠土地吃饭的地方财政收入格局已不可维系,这不仅是房地产市场格局变化的结果,也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上篇:
下篇: